2012年5月28日 星期一

理論基礎


1.生理效益方面
a.馬的步態局與其骨盆動作
馬的步態依其速度可區分為慢走、快走及跑,分別為四拍、二拍、三拍。在馬術治療中,大部份會選擇慢走,尤其對於中重度身心障礙的朋友。根據研究,
馬的步頻相當於成人的步頻,一般而言,成人的步頻大約是110~120步/分鐘,而成馬的步頻約為100~120步/分鐘。馬在慢走時,其骨盆的律動與人走路時骨盆運動相似,
1997年Fleck比較了24位正常的小朋友在跑步機走路以及于馬慢走時在馬背上骨盆的活動,發現在線性位移方面,二者的次序及頻率是相似的,不同的是在於其位移量,
研究者認?這是由於馬的體型較大的緣故。另外,1992年Freeman利用量化的運動學分析研究馬在慢走時三個平面骨盆的運動,
結果類似於1975年Perry等人所研究人走路時三個平面的骨盆運動。由上可知,
馬術治療可以提供殘障人士或是身心障礙兒童如腦性麻痹患者等有錯誤的動作模式或是從未有走路經驗的患者體驗一個接近正常人類走路的模式。
b.馬背上的姿勢控制
如前面提到的,馬術治療並不是要求騎者學習如何駕馭馬匹,而是讓騎者對馬的律動產生動作反應。1985年,Citterio指出這種反應並沒有涉及大腦皮質,
而是一種姿勢反射與反應;1985年Glascow 及1988年Schmidt等人也有類似的見解,認為這種反應是一種Subcortical level的反應,而非經過思考或意識控制的結果。
1987年Carr及Shepherd以及1988年Schmidt分別指出人對於這種律動的反應是一種開放式的工作,是連續不可分割的動作,
這種動作能讓騎者產生預期心理而作出適當的參與一預備一反應。在騎者適應後或其能力改善,便可以改變速度或方向以增加其挑戰性:若馬的步長加長,
會誘發騎者軀幹屈曲的反應,若步長變短,則會誘發騎者軀幹伸直的反應,若採取長短交替的步態,則會使騎者整合對屈由與伸直的控制能力。此外,
若在馬場中設計馬的行徑路徑,如走圓形、8字型...等,可加強訓練誘發軀幹轉動的動作。
c.馬術治療所得到的技巧
如前面所提,成馬慢走的步頻約為100-120步/分鐘,一般治療一堂課約30-40分鐘。也就是一堂課馬會走超過3000步,
那騎者就會有上千次練習重心位移及姿勢控制,根據動作學習理論重復的練習對學習新動作是很重要的,
馬術治療課程中自然就提供了這樣的機會。1998年,MacPhail等人比較正常兒童與腦性麻痹兒童在馬背上的軀幹反應,利用運動分析研究其側邊軀幹反應,
發現馬的骨盆動作是雙重頻率的正弦曲線而非一簡單正弦曲線,因而提供了騎者較複雜的型態,所以騎者就需要較好的姿勢反應來應付此項任務,
而正常兒童對於此種骨盆動作會做出適當且一致性的平衡反應,而雙邊麻痹小朋友雖然不像正常兒童有一致性的反應,但馬術治療對他們而言,
仍有誘發平衡反應的效果,但對於四肢麻痹的兒童,馬術治療可能加強他的代價策略而不是誘發正常的姿勢反應
d.感覺統合
是一種神經處理的過程,中樞神經將來自身體各部及環境的感覺訊息加以組織後,可讓個體可以有效運用肢體與環境互動。
換句話說,即是腦部作選擇、增強、抑制、比較,且與其他感覺訊息作用關連的功能。它是1972年由一位職能治療師AJeanAyres所提出。
在馬術治療中,利用感覺統合技術介入治療,提供觸覺(又包括壓覺、溫覺)、前庭覺、本體感覺等感覺輸入及經驗,讓騎者有機會作有意義的行為,
而能計劃或組織適應性行為。除了被動的利用馬的律動來引起身體的反應外,我們還可以讓騎者在馬背上做出特定的動作,用傳統的治療方法來誘發騎者的動作,
以達到加強肌力、降低張力等效果。
e.馬背上的運動
透過馬背上的運動可藉由保持頭在正中位置或利用上肢來承重以降低tonic neck reflex。在馬背上的運動可由一開始治療師幫病人被動運動,
到後來病人可主動運動。其中治療師可運用以下傳統治療手法來誘發。
(1)玻巴斯理論。
由神經發展系統強調動作的順序來刺激正常運動的?生。此外可利用肌肉放鬆技巧來降低不正常的肌肉張力。
(2)路德理論
藉由從皮膚、肌肉、肌腱的各種感覺刺激來抑制不好的肌肉張力,誘發正常的肌肉反應。還可配合發展次序進階提高功能性。
(3)本體感覺神經肌肉誘發術強調動作的模式,例如:lifting,chop等,在加上動作時間的掌控,來誘發所要的正常動作。
利用以上傳統治療手法,皆可以降低肌肉痙攣,增加關節活動度,以提高動作能力。
2.心理效益方面
心理效益是馬術治療與傳統醫療體系重大不同之處。 不同於在醫院中其他形式的治療,通常馬術治療對於需要長期復健的殘障人士及兒童有較高的吸引力,
促使他們有較高的興趣參與治療,尤其馬術治療時。能讓殘障者尤其是小朋友接觸到人以外的生物,可藉由與馬的互動及照顧馬等活動中獲得自我的肯定與自尊。
當騎者坐上馬背,可以不必依賴他人,而有獨立自主的感覺,以及征服感、控制感。此外,Rosenthal指出,人皆有尋求危險刺激的內在需求,
而騎馬本身為一略帶危險性、挑戰性且不十分普遍的運動,因此,可以激發參與者的鬥志。當騎馬時,馬提供了感覺的刺激輸入,其中包括觸覺、前庭覺、
本體感覺等感覺,當人感受到這些感覺刺激,大腦就會分泌腦內啡d,達到鎮定、放鬆的效果;若感覺刺激傳達到較高的大腦中樞,就會產生改善語言、專心、
變化情緒及行為的效果。 騎馬的訓練可以增加騎者專心注意的時間、空間方位感,以及凝聽的技巧、學習的意願及溝通能力,因在騎馬活動過程中,騎者須與馬及協助者、
治療師或其他騎馬者互動,可以促進其社交技能。

本文章引用自:


中華民國傷健策騎協會-理論基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