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8日 星期一

課程基本需要


1.場地
馬術治療的場地,與一般馬場馬術使用的場地相同.其大小為20 ×40及20 ×60公尺兩種規格,初學者大約只使用到其中的一半。
地面應該是草地或沙地。最好能夠有屋頂覆蓋以便在任何氣候下皆可以從事馬術活動。在馬場中應有明確的標示與控制點,以及仿真外界環境所需的標定物。
一般在馬場中,治療師可以依據不同的治療需求採取不同的路線。另外,戶外場地亦可考慮,若在裝備足夠的狀況下,可以騎到不同的環境,例如樹林中、海邊(海灘)、
上下山坡等,增加環境的變異性以提供患者更多的外在刺激。
2.馬
在馬術治療中,馬扮演著成敗的關鍵,但是世上並沒有專為馬術治療所生產、培育的馬匹,因此馬匹的選擇與訓練是不可或缺的工作。
馬匹的選擇應考慮牠的種類、特色、氣質、外型以及合適性。馬的氣質在選擇馬匹時,
是最重要的因素,應該選擇易與人親近、有耐心、可靠且鎮靜的,但也不能太過於遲鈍、過於神經質或是膽小、急躁。
在馬的外型方面,較適於馬術治療的馬身長約14.3至15.3 hands骨架長直型,以增加騎者的舒適度且能在馬背上做出各種動作;
在比例上頭不能太大以保持重量的平均;眼睛不能太靠近或是盲點太大,愈分開愈好,才有寬闊的視野;靈敏的耳朵,表示其注意力集中,不會心不在焉;
頭與脊柱間的關節活動度要夠大,才能平衡自身與騎者的體重;頸部至背部的曲線要平順;頸部肌肉要厚實,兩肩隆起的部份要有明顯的界限;
背肌也要厚實;肩部不能太過陡峭以增加步長及動作協調性;軀幹不能太胖以方便騎者跨騎;臀部要柔軟有彈性,且協調性佳以提高其平衡能力;腳要直,才有優雅的步態。
在馬術治療時,帶領馬行進的方式有三種:單人在馬側引導、雙人于馬的兩側引導、利用韁繩由單人在馬後引導。
3.治療團隊
馬術治療的團隊成員在現場主要包括物理治療師、導師、陪騎者、領馬員等,其他尚有醫師、職能治療師、語言治療師、心理治療師、
社會工作師、馬房管理員、馬術教練、獸醫等專業人士的協助。
a.導師:負責馬匹與團隊成員的教導,並負責治療過程中的安全與馬匹的訓練安全、引導治療過程的進行。
他必須經常和治療師討論以確實瞭解騎者的能力和治療目標,並且必須選 擇適當的馬匹。
b.物理治療師:主要的工作評估騎者的能力,設定實際的長期與短期治療目標、給予團隊成員治療上的專業指導或諮詢、與騎者的醫師或治療師保持密切聯繫,
以使雙方掌握騎者的狀況、隨時記錄騎者的進步情形,以幫助醫療與研究。從事馬術治療的物理治療師應該對馬的普通常識有所認知並有騎馬的經驗。
c.陪騎者:嚴格說來陪騎者是由義工擔任,不過在國內因環境不同我們可商請兒童的父母擔任,但是為了不要使兒童有依賴性,我們會以其他兒童的父母相互交換協助。
在騎者的初學階段在馬的旁邊預防騎者由馬上落下,並不是扶著騎者。此外,必要時他應該負責和騎者溝通,使騎者瞭解導師或治療師的指示。
他也要注意輔助用具的使用及騎者姿勢的變換以使騎者舒適且安心地騎馬。
d.領馬員:其職責為瞭解治療所需的動作,以引導馬匹作出適當的反應、控制馬的步幅、速度、行進方向、在馬改變速度或方向前提醒騎者以利作出適當反應、
並應檢查馬匹配件的 狀況和安全條件,並針對個別騎者作適當的調整。領馬員應該對馬匹應非常熟悉,包括其自然本能、感覺和反應。
對於專業人員的訓練在1970年美國密西根州的殘障者騎馬中心就有一套訓練的課程,對於參與的人員發予證書。

4.設備、配件與輔助用具
為了使患者在治療時,能夠養成獨立不依賴,訓練與其他正常騎士儘量相同,原則上,輔具使用愈少愈好。而基本的配備如下:
a.馬龍頭
b.馬鞍
c.肚帶
d.鞍墊
e.韁繩
f.上馬用階梯、斜坡及輔具

對於不同的病人選擇上馬的方式也有所不同,要注意儘量不要引起病人緊張,以避免誘發不正常的肌肉張力。

本文章引用自;


中華民國傷健策騎協會-課程基本需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